靈芝與肝病
台灣 何永慶2005/8/26修正
前言:
  就台灣地區成年人中仍有15~20%是B型肝炎帶原者約300萬,而且肝硬化與慢性肝炎為十大死因之第六位,肝癌為男性死因第一位,女性的第三位,公元1984年已開始施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注射後,成果很好,學齡前之兒童帶原率已由疫苗接種前的10%,大幅降低到目前之小於1%,但是目前台灣社會成年人有300萬人口帶原者,甚至已近400萬,可能會進行為肝硬化及肝細胞癌等嚴重的續發症,因此對慢性B型肝炎的有效治療顯得非常重要。在過去20年間,從中醫西醫的回顧上,期望對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上能有所突破,避免因持續性肝損傷而走向肝硬化和肝癌之路,無使影響家庭的幸福及社會的良性發展,期望未來在中西的互補下能突破瓶頸。更希望能配合自然醫學和靈芝,能從源頭防治肝病。
一. 肝病始末:
  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是所謂的肝病三部曲,肝炎發生的原因和大部分傳染病、慢性病一樣,都與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息息相關。
免疫系統的自然抗病反應,是除疾病的最佳何障,由於境污染、化學藥品充斥、抗生素濫用、飲食不當、營養不良、修養不夠、睡眠不足、緊張焦慮、壓力沉重、情緒暴烈、保健養生觀念偏差和一切負面思維等原因都會傷害、抑制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,形成人體防衛機制的缺口,必然會導致惡劣的結局。
  肝是人體中最大的臟器,位於上腹偏右的位置,其重量在健康的狀態下,約為體重的1/50,成人男人肝臟重約1500g,年老可退化一半重量,在生病時也會隨病變大或變小。若相差標準越遠,就表示狀況愈嚴重。
  肝臟沒有痛覺神經經過,所以本身不會把病變造成的疼痛訊息傳送到大腦,因此肝有個雅號,就是「沉默的臟器」。就因為肝臟對人太過「任勞任怨,不發牢騷」,所以,往往等人們發現它有病時,已經是非常嚴重了。不過肝細胞有非常卓越的再生能力,就算切去肝的4/5,只要把各種生理狀況調節到正常狀態,並有充足的氧和營養素的供應,通常也能在一年內慢慢恢復到原來的大小。(其他臟器就無法有此能耐)也正因為如此,往往讓人自以為自己肝臟不錯,喝起酒來「千杯不醉」。坐在電腦前上網,不眠不休,通宵達旦等,完全不讓肝臟休息,在在壓榨這個老實忠厚的僕人(肝臟)。如此,真是大錯特錯。
1.1認識肝臟功能:
  肝臟約有四大功能:1.代謝功能。2.解毒功能。3.造血功能。4.製造膽汁等。
1.1代謝功能:
  食物的營養素通過胃腸消化吸收後,經過「門脈」進入肝臟,由肝臟把這些營養素重組為容易利用的形式,這個分解、結合、合成的過程就叫代謝,即中雇所謂的「運化」這代謝又可分成4類:a.醣代謝。b.蛋白代謝。c.脂肪代謝。d.解毒。
所謂代謝,是指某物質在體內分解或結合或合成,變成我們生存所需的其他物質的化學變化。在胃或腸消化的營養素,不是吸收後就可以直接利用的。因此透過只有肝具有特有血管「門脈」把營養素的大部分運到肝,由肝把這些營養素重組容易利用的形式(即是代謝)後送到全身。代謝可以分成4種:
P1 P2 P3 P4 P5 下一頁



香港仁易靈芝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5, HK Jen-Yih Lingzhi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